東獅(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智慧工廠、MES系統、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技術等針對工業開發實施的一家高科技企業。
通過與國內合作伙伴長期合作,針對不同行業應用的具體 特點和需求,我們提供性價比優越的產品和方案以及全面 的服務,并在很多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我們始終專注于流程和離散工業的生產信息化領域,堅持 自主創新,貼近用戶的實際需求,研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各行業MES系統、MOM系統、數字孿生系統。以及ERP系統、OA系統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平臺等系統。
在食品、制藥、煙草等多個行業和領域開發部署實施了大量MES、ERP、數字孿生等用戶。
智慧工廠MES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直譯為制造執行系統,俗稱生產管理系統。其實生產管理系統是不準確的MES系統的表述,因為顧名思義生產管理系統只是在生產過程的管理,而MES(制造執行系統)的管理是貫穿了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過程的管理,從產品的設計、工藝、標準、質量判定、BOM、供應商、物料、設備準備、人員的工作日歷、生產計劃、排產、工單、質檢、報表、入庫等一直到最終用戶的一物一碼的應用的反饋整個產品貫穿的過程的管理,才是正真的MES系統的描述。MES系統概念誕生于著名的美國廣場協議的前夕,當時美國已經意識到日本制造業的巨大威脅,一方面從政治軍事實力對日本施加壓力,而另一方面也深刻的意識到在第一次產業革命(機械化代表),第二次產業革命(自動化代表)都已經完成的前提下,如果再要提升制造業的能力就是利用現有第三次產業革命(信息化)技術來完成制造業的改造,使之在已經完成的一、二次產業革命再無法快速提升制造能力的現狀下,只有大力推進信息化的普及,利用高速運算IT技術以及網絡產品運用先進的算法把四維的生產制造扁平化為二維系列展示在面前的平面上,可以讓管理決策者通過小面積的觀察掌握全部生產過程流程,從而快速敏捷的實現生產決策的實施及下達。小則提升產品產量與品質、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安全,提高設備利用率、減少停機時間。大則實現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優化社會布局等等。
基于此美國的AMR(咨詢調查公司)提出并開始采用MES系統。并由此于1992年成立了MESA協會,該協會經常發布關于MES的白皮書,還有客戶使用MES后效果的調查報告。1997年他們提出了MES的11個重要功能:(1)生產資源分配與監控;(2)作業計劃與排產;(3)工藝規格標準管理;(4)數據采集;(5)作業員工管理;(6)產品質量管理;(7)過程管理;(8)設備維護;(9)績效分析;(10)生產單元調度;(11)產品追蹤。同時規定,只要具備11個功能之中的某一個或幾個,也屬于MES系統的單一功能產品。2004年,MESA提出協同MES體系結構(C-MES)。同時C-MES也構成了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內最早的MES是20世紀80年代寶鋼建設初期從SIEMENS(西門子)公司引進的。截至現在國內安裝最多的MES平臺從資金總額上來說還是國外居多,但是效果大都不理想,一位國內行業排名前三的新材料行業老總與我在杭州探討MES時,他曾感嘆的說他們公司投入上億元實施MES,應用的就是外國的MES系統,但是進行了一半無法前進了,基本處于雞肋狀態。他也表示MES是智慧工廠無法逾越的一環。其實這只是國內MES行業一個縮影。
其實網上一直流傳了一句話,只有時代的馬云;沒有馬云的時代!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真實的反映。這個資本過剩的時代,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時代,物質大量過剩的時代,肥胖遠超瘦弱的時代。到底是誰的功勞?其實改革開放40年也好、鄧小平偉大設計也罷。都包含在了人類社會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浪潮中。也就是科學技術的高度快速發展的紅利!
但是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清晰的認識到,那就是我們中國與歐美的差距,這個是事實,也是我們不能回避的現實,因為歐美國家的第一二三次產業革命都是幾百年的時間里完成的,而且有明顯的先后關系,比如第一次產業革命完成近百年后二次產業革命才開始,這樣的結果就是歐美國家的科技步調與科技普及基本是統一的。所以西方國家的高科技的普及率都在95%以上。
我們中國是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才與西方接軌,當時西方的二次產業革命結果已經普及,三次產業革命已經如火如荼,而我們當時科技普及還處于第一次產業革命初期。但是我們中國人的勤勞使我們中國的科技處于高速發展普及中,期間我們經歷了幾大風口:家電普及、自行車、摩托車普及、電腦普及、汽車普及、手機普及……等等早就了無數的“成功”。但是因為我們是混水漫灌式的發展導致我們的科技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我們中國的制造業發展也產生了層次感。生產工具與生產方式也是層次不齊。也就產生了我們中國的國情,與歐美國家的差比也就體現出來了。
所以外國的MES系統是建立在完備的科技普及基礎之上的。而我們中國的無論設備還是管理都有我們中國的國情。同樣MES系統的理念也就完全不同了。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理念,同樣隨著軟件技術的發展,新技術更能適應新需求的制造業的現狀。
我們東獅(蘇州)智能制造就是在我們中國當前復雜的科技形式下產生團隊組合,我們崇尚公平、公正、誠信、契約、擔當、高效、穩定。堅信“契約與我同在 科技伴您同行”的理念,秉承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方案為宗旨的企業終極目標!
QQ:371627153
電 話:0512-57759265
傳 真:0512-57769265
郵 箱:371627153@qq.com
地 址: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花橋鎮和豐路333號通達廣場1號樓2401-2402室